西斯特姆25米全数码施釉线,集36道装饰工序于一体,设备可灵活组合
抓住数码喷墨及喷釉这一展会的最大亮点,凯拉捷特(Kerajet)以最新喷头K8(数码喷釉)和K9(数码喷干粒)的发布为切入点,结合数码喷墨、喷釉和喷粉(干粒)设备,在同一条施釉线上实现多达48道工序,将全数码施釉线的梦想变成现实。
记者了解到,K8的喷釉量分别为500g/㎡、1500g/㎡和4000g/㎡,K9的干粒覆盖量分别为100g/㎡和300g/㎡。凯拉捷特亚太区总经理雅各布(Jacob)表示,“有别于其他喷粉工艺,由于加入特殊溶剂,我们无需借助胶水即可将干粒固定在砖面上。”值得注意的是,喷干粒的难点在于发色效果,而凯拉捷特突破了此技术难题,瓷砖色彩斑斓丰富。
针对喷干粒,西蒂贝恩特(SITI B&T)也推出相应设备EvoDRYFIX,但是该机器是通过胶水(两个色槽)把干粒(一个色槽)固定。西蒂贝恩特中国区域经理周志龙讲解,设备先喷胶水形成图案,干粒洒落后,在有胶水的地方被固定成图案,其他材料被抽风系统抽走,留作下次使用。“所以更确切地说,这是布干粒设备。”科捷制釉总经理詹长春了解后说道。
类似于凯拉捷特的施釉工序,西斯特姆的Diversa组合式数码施釉线,大概流程为:4通道喷釉机喷底釉(360dpi)→8通道喷墨机喷特殊墨水(200dpi)→8通道喷墨机喷墨(400dpi)→4通道喷釉机喷保护釉(360dpi)→喷釉(360dpi)和喷干粒设备共同打造立体效果。
“相比传统需4-5条施釉线,从长远来讲,全数码施釉线的出现,不仅大幅减少了占地面积,而且极大节约生产成本,这是未来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副理事长张柏清总结道。不过他坦言,以西斯特姆的设备为例,现在该机器还未正式应用于市场,而36个颜色通道也不可能同时被使用,但这是个很好的概念。
艾斯玛格拉斯·意达加(Es-mal-glass-Itaca)华东大区技术经理李刚向记者透露,当前,集数码喷墨、特殊墨水、釉料、干粒于一体的瓷砖,大约有5家意大利陶企准备上马生产。而玛拉兹(Marazzi)已经有相关产品销往市场。
实际上,全数码施釉线的实现,离不开各大色釉料制造商与设备供应商推出的相应新品。除意达加外,陶丽西(Tor-recid)、卡罗比亚(colorobbia)等发布喷釉釉料和干粒的同时,进一步放大了下陷釉、金属釉、哑光釉、亮光釉、透明釉、锆白釉等特殊墨水的应用效果。据了解,目前下陷釉的应用最为普及,中国已有超过50家陶企使用。而哑光、亮光、锆白这三种产品也获得较快推广。
另外,天工法拉利(Tecno Ferrari)、efi快达平(efi-Cretaprint)也展出喷特殊墨水设备,主要用于瓷片打印,大幅提升产品的个性化。喷头作为实现全数码施釉的核心部件,赛尔(xaar)也推出大墨滴喷头Xaar 1002 GS40(40-160pl,40g/m2)和 喷 釉 喷 头 Xaar 001(70-200nl,700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