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人才、有能力做更好的陶瓷墨水
秦威:我想请教一下,之前我们也测试过国内外几家墨水的粒径,国产墨水的粒径基本都在650左右,只要把粒径做大一点色就颜色就可以更深,国产墨水是把粒径越做越大更好吗?为什么国产墨水问题很多,进口墨水为什么就没想到要把粒径做这么大? 第二个我想请教一下科捷制釉的詹总,他刚才提到喷釉能不能实现,像你刚才说的喷釉成本10万元一吨,我觉得根本要不了,现在你的熔块磨成釉的成分多少钱合适?算下来顶多2000元就可以搞定,做成水性喷釉墨水根本不用1万块钱就能做下来,我们是不是抱着现有技术做出以前的产品就行了? 詹长春:我不怀疑喷釉技术,设备摆在那,赛尔001的喷头已经开发出来。我个人认为,技术就算还有不足,也都是在釉料性能方面,绝不是你说的一万块钱可以搞定。包括粉体的加工,就算你说的650纳米,釉料不用做到色料那么细,从有机的晶体着色,只要不破坏晶格的情况下越细阻止能力越强。 第二点,我并不反对技术进步,我并不否认喷釉技术,我是认为从经济层面来讲,哪些方面可以给我们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我认为喷釉技术已经是基本成熟,我坚决拥护技术进步。 邓永华:我补充一下,嘉宾刚刚也说过,其实水性釉也可以做。另外一点,刚才这位嘉宾提问,说他看外国的颗粒大概是100纳米左右,问为什么国产是500、600,其实有一个很重点的方面,我们要知道,颗粒大小一般有一个指标,坦白说每一个颗粒不可能完全是一致的。我们也希望国产墨水的供应商要加油,要把参数弄清楚。为什么一直来说要认证墨水,认证墨水的时候我们可以了解它的特性,最终喷射出来的效果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我们也希望国产墨水可以关注怎样去监控每一个生产的条件。我相信中国有人才、有能力做墨水。我们一直在推动,不止是喷头,我们也希望推动其他的配套,让陶瓷企业做出优质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