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板瓷砖化背后,是应用场景没有打开
从事石材行业的河源市新陆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清滨,早在2016年到2017年大板起来的时候,陶瓷行业就有企业找到王清滨,希望能与他合作推大板。但他对大板是排斥的,他的私心是,如果大板一推开,会把石材行业挤掉。但现在岩板风潮刮到,王清滨认识到岩板是大势所趋,做岩板是顺势而为。转做岩板后,他提出了一个灵魂拷问: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材集散地,福建南安市水头镇的岩板销量,包括库存在内,一个月不会超过二百万平方,不到国内岩板实际月产能的十分之一,那剩下的岩板都卖到哪里去了呢?他的提问,说明了现在岩板市场的混乱,“堰塞湖”的体量还很大。 “岩板瓷砖化”提出的背后,就是因为“堰塞湖”的出现。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岩板生产线大量投产,产能急剧暴增。但是,应用场景并没有打开,新的家居渠道也还没有建立起来。岩板生产出来,以他们现有的渠道推不开,于是动员经销商将岩板当瓷砖卖,不管是铺地上墙,只要消费者喜欢买单就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陶瓷企业卖岩板,是用来加工成背景墙。 为什么在佛山会有岩板世界之类集采平台出现,就是为了帮岩板生产企业消化过剩的产能,疏通岩板的“堰塞湖”。这样的平台可能是阶段性的,他们在岩板市场还没有走向稳定,帮助岩板企业消化产能,也在推动行业往前发展。 而“瓷砖岩板化”,是那些暂时还没有条件或者没有意愿对生产线进行迭代的陶瓷企业,为了蹭岩板的热度,将原有的生产线,通过技改转为生产韧性好、具有加工性能的岩板。 行业内可能有企业为了寻找抢占各种渠道资源的机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直接生产平底的瓷砖,也称之为岩板,就像原来行业内把抛釉砖改称为大理石瓷砖一样,但实际上还没有真正走向大家居。而类似于金陶这样找到出路的的企业,并没有提出类似的观点来,局狭在瓷砖行业内部打转,仍在探索家具复合、家电饰面、装饰上墙、吊顶扩展、海上游轮、器材装饰等诸多跨界应用。 现在四川产区的小家居岩板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佛山产区的大岩板,也进入了白刃战阶段。我预判到年底或明年,高安产区也可能在岩板生产上开始发力,当擅于将产品规模化的高安产区逐鹿于岩板市场,岩板未来的市场格局,又将是谁主沉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