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釉料行业与陶瓷企业一起进步,另一种说法更贴切,就是色釉料行业促进了陶瓷行业的进步。”陶瓷行业高级工程师李家铎说到,“虽然在30多年间陶瓷产品流行趋势多次转换,但是有釉砖一直是主流,占有绝对高比例。”
龙洋干粒销售总监袁思戎对记者表示,2021年公司整体销售业绩相比2020年有明显的增长。“主要因为国内大板生产大企业陆续新建和增线完成并开窑,各规格干粒抛产品市场销售火爆,客户认可度高,大板干粒类产品体量激增。”磐盛科技副总经理张亚龙告诉记者,2021年,400×800(mm,下同),600×1200的普通抛釉砖,750×1500,600×1200仿古砖系列受市场欢迎。陶瓷色釉料、墨水成本上涨也会直接导致陶瓷生产成本的上涨。某上市陶企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下半年,受国内外市场及环保、物流影响,公司生产所需天然气、煤炭、陶土、色釉料、包装材料等价格上涨导致公司成本攀升,利润空间被挤压。
记者查询发现,该陶企瓷质有釉砖在2021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5.21亿元和28.41亿元,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64.71%和58.4%。此外,该陶企生产的非瓷质有釉砖、陶瓷板、薄型陶瓷砖也同样需要使用到色釉料、墨水、熔块等上游产品。2021年,该陶企瓷质有釉砖和陶瓷板、薄型陶瓷砖毛利率分别为29.91%和36.22%,分别下降了6.45%和12.35%。
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陶瓷企业以及色釉料企业都在共同努力。有陶企在采购色釉料等大宗原材料时采用招投标机制、通过集采提升议价能力、在淡季增加储备量。此外,选用低温快烧、稳定且低成本等新产品、高附加值釉料产品,也同样能有效降低陶企的生产成本。据袁思戎介绍,今年很多大板生产企业开始尝试使用“干粒釉”,“干粒釉”既能达到过去干粒抛的效果,又能为客户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