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产品研发更多是概念包装,小B端个性需求可能会增加
最近跑了很多企业,主要是看产品比较多。从产品角度看,现在行业的很多新产品还是满足于做一个概念包装,甚至这个概念和产品实际出来的特点和效果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倒果为因的做法也是瓷砖行业搞产品开发的一个通病,普通缺乏用户思维,首先考虑的往往不是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而是我现在的开发和生产条件能做到什么样的产品,或者比较想当然的认为我做的就是符合我的用户需求的产品。 总的来说,瓷砖还是一个半成品制造行业,厂家和用户接触比较少,跟用户之间的距离是比较远的。这也导致厂家与用户需求之间的信息传递很不到位,第一信息传递存在衰减效果,第二传递过来的信息可能根本不准确。现在很多企业尝试找一些设计师、艺术家开发联名款产品,这更多还是一种营销方式,而不是真正基于用户需求。虽然设计师群体整体上比厂家更贴近用户,但每个设计师、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审美偏好,也有自己的风格局限性,和用户始终隔了一层。 以往受限于技术条件,用户的需求信息收集难度太大成本太高,现在到了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全民共享共创的时代,在产品开发方面是有可能找到一些便捷可行的方法,尝试让一些用户有效参与进来。当下瓷砖有很多的工艺技术手段,很多用户也有个性化的需求甚至更具体的创意,但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联系,很多产品的开发并没有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技术的价值还缺乏更充分的体现。 为什么提到这个话题?因为据我了解,有个别企业已经在这么做了,而且反映还不错。特别是小B端的客户群体,这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是很强烈的,比如一些奢侈品门店,还有一些比较强调文化特色的会所、民宿、主题酒店等用户,都希望厂家可以专门给他开发设计、专门制作。包括一些重视品牌文化价值的企业、公共文化场馆等,也有根据其文化特点去开发定制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我觉得未来这一块的需求可能会不断放大,但是总量并不会有多大,做这种产品也肯定不适合追求规模,而是更强调专业度与高价值,譬如有些定制的艺术性瓷砖,一平方卖1000块、2000块都是很正常的。 现在大家普遍比较焦虑,不太容易找到新方向和突破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瓷砖的生产模式长期以来是按照大规模连续式生产来设计的,几乎没有柔性生产能力,厂家的产销平衡压力也会传导到渠道商层面,只有快进快出大进大出一条路可走,大部分企业压根就顾不上针对个性化需求的精准研发与精细制造,所以反而是一些无法正面硬抗的小企业更加重视产品创新,实际上这些企业在技术层面上很难有突破性的创新,创新的着力点主要在应用场景的细分与工艺、规格的组合。 (作者系陶瓷行业知名专家)
|